远离那些“随便”的朋友 | 华文说

远离那些“随便”的朋友

1

朋友搬新家,碰上一个 “自来熟”的邻居。


那天东西还没摆进屋, 对门阿姨就热情洋溢地过来打招呼了,一边帮着朋友搬东西,一边刺探着各路情报:


姑娘哪里人?


多大了?结婚没?


在哪儿工作?一个月多少钱?


朋友招架不住这热情劲,便将底细和盘托出。


讲到业余接家教的时候,阿姨的眼睛亮了,问是否也能跟她家姑娘辅导辅导。


朋友客气地回绝她,目前手上已经接了两个家教了,等以后空了再说。


2

隔天,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小姑娘就拿着英语书上门来了。


阿姨将孩子送到门口,挺大声地交待小姑娘,姐姐忙的时候不要打扰她,有什么问题等姐姐空了再问。


就这样,每天晚上回家,朋友都要在一个小姑娘的注目礼中敷面膜、看书、拖地……


被折腾了一周,朋友决定辞掉一个家教来辅导邻居小姑娘。


按朋友的习惯,辅导费都是要提前谈好的。


可当她提出费用按小时计算时,阿姨怒了:


我们都这么熟了,还得算钱啊?


朋友很是尴尬。


她告诉阿姨,她接的所有的家教都不是免费的,付出了劳动就应该有报酬,跟熟不熟没关系。


阿姨义正辞严:


你工资已经那么高了,少赚这点钱对你能有多大影响呢?


一个女孩子,赚那么多钱干嘛呢?


朋友有理难辨:才认识十来天,能熟到哪里去?都能管我赚不赚钱了,这也太不拿我当外人了吧?


3

我一向对“自来熟”的人没什么好感。


当然,我说的“自来熟”,是那种无事献殷勤、与人交往没有边界感的人。


有些人气场相投一见如故,能迅速熟络,并不在此之列。


有边界感的人,人前表现的是随和,没有边界感的人,人前表现的是随便。


那些表现“随便”的朋友,似乎永远分不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在他们眼里只有“我们的”。


于是,未经允许翻人包包,或未经允许拿用东西,也许朋友正拿手机发着信息,他们就要凑过去要看看打了什么字。


除了与人交际没有分寸感之外,“自来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交友的功利性:对朋友的“索取”大过于“付出”。


4

曾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就栽过这样的跟头。


刚进公司时,公司安排一位老同事与她搭档做一场柜台促销。


老同事以关照之名对她照顾有加,泡茶递纸送点心,朋友感动得一塌糊涂。


老同事在公司做文案较多,不如朋友柜台经验足,朋友便索性投桃报李,让老同事歇着,坐在一边开单。


朋友本想着赚到的提成一人分一半,未料老同事开单时将业绩全登记在了他自己头上。


朋友辛苦三天,全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随便”的友情大多比较廉价,一旦有利益需求,他们会毫不吝惜的牺牲朋友,成为背叛友情的一方。


甚至很多时候,他们的友情就是用来为利益服务的。


所以,那些“自来熟”的人看似是所有人的朋友,实则永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在友情之上,对谁都不是朋友。


5

“足恭者必中薄,面谀者必背非。”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大智慧。


那么,遇上这种“随便”的朋友要怎么办呢?


我那个做家教的朋友很有一套。


她后来是这样与邻居打交道的:每天见面照常打招呼,阿姨笑得灿烂,她比阿姨笑得还灿烂。


但是,带垃圾下楼、帮孩子补课这种“举手之劳”她再也不做了,偶尔遇上阿姨上门借米借鸡蛋忘了还,她就改天再去阿姨家借回来。


起初,她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但时间长了,他们却回到了正常的邻里关系。


阿姨不再提一些越界的要求,两家也没因此而伤了和气。


6

对付“随便”的朋友,立场是尤为重要的,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亮出自己的底线。


如果碰上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该拒绝的时候就要果断拒绝,不能给对方留有得寸进尺的机会。


一定要与那些“随便”的人保持距离,不要与他们谈及任何隐私。


当他们跟你透露某个秘密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他们正试图拿一件对他们不值钱的东西来交换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


真正的朋友,往往不是第一面的亲密与否所能决定的。


再热情的举止,若不加上真诚,都不会有友谊的价值。


“熟”与“不熟”,从来不是嘴上说了算,我们的心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