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来才觉得自己蠢 | 华文说

我后来才觉得自己蠢

没什么人知道我高中的时候也叛逆过一段时间。


只想恋爱不想读书,明明可以读得好,但就想跟男孩子眉来眼去。


我也实打实地追逐过男孩子的心,那时候跟闺蜜在阳台哭诉“他以前好甜,他现在好绝情”之类,闺蜜有点不耐烦,又说有点羡慕我至少还有恋情,啧,十六七岁的世界。


我后来才觉得自己蠢。


再好的男孩子,再活跃的想被爱的心,能有成绩好重要吗?对不起,没有。


可能有人觉得我刻板,“哎呀,怎么这么无趣”——我突然“说教”起来,是因为看了《成长教育》。


每个高中女孩儿都该去看看《成长教育》,或者说,每个年轻女孩儿。


小女孩儿在高中邂逅了多金而且看上去很专情的大叔,跟他恋爱后每天飘忽忽的,什么书都读不进去,她跟着大叔出入高档场所,逐渐开始觉得“读书没什么用”,


她答应了大叔的求婚,放弃了考试,放弃了以前的目标——牛津大学,决定专心做「富贵人家枝头俏」的时候,发现这个大叔是个已婚的出轨惯犯。


小女孩儿衣着光鲜坐在大叔的副驾,无意间发现了他已婚的秘密。


哭泣争执后,大叔说“我会离婚的”,小女孩儿说,我没退路了,我为了你放弃了牛津,你现在跟我说你已经结婚了?你跟我家人解释你的婚姻状况吧。


大叔说好的你等我几分钟。几分钟后他开车走了,再也没露面。


——她以为她得到了人生中的星光灿烂,其实那只是扑上来的一阵灰尘。


02

如果故事是真实的,我们能抵挡同样的诱惑吗?


如果有人每天带你纸醉金迷,而班上的同学每天“黑眼圈、满脸痘”,穿着皱巴巴的校服,疲惫地坐在书桌前,你会不会也像电影里的小女孩儿一样,问老师:“老师您可以告诉我吗,学习这么无聊、枯燥,我们还要继续学的意义是什么?”


人年轻的时候真的太容易不知道到底什么事情最重要,太容易走丢在一些花里胡哨、掩人耳目的东西里。


我十六七岁时,也满脑子是恋爱,所有人劝我更投入地读书,我却只想问“然后呢?”


但我底子不差,后来考到的学校也都不差。


我几年后才觉得“好险”,当时没有好好读书的话,我真的会过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我很可能进不了很好的公司,我在一线城市的落户会遥遥无期,


我也没有任何去纠结“要不要继续读博”的机会,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在一个低很多的天花板下面飞行,一旦试图触顶,就可能摔回地面。


打开上海这样的城市的招聘网站,本科几乎是大部分工作的门槛,更专业、单位也更知名的工作,时常写着“硕士及以上”。


而博士拿到年薪几十上百万的offer易如反掌,如果出国工作了,这个几十上百万就以外币论,比如美金。


但你在十六七岁时知道吗?你不知道,你只知道喜欢的男孩子今天有没有找你说话。


03

而且也远远不只是薪水的事。


很多人因为好的大学接触到好的城市,好的人——好的老师,还有好的朋友,带他们不断扩大认知圈,青春,才不只是“一群人闹哄哄,吃饭喝酒谈恋爱”……


在任何一个你想固步自封、得意自满的时候,你身边无处不在的佼佼者们都会让你在麻痹中惊觉:


或许,自己还没那么好呢,继续于人群中穿行,千万别停下。


读书的意义在于,它带你去更好的地方,给你更辽阔的世界。在于给你兜底。


在于为自己赢得一个人脉圈,他们的世界大方、健康、丰富,你们彼此碰撞,保持欣赏,互相启发。


影片里的大叔是没有精神世界的人,他装模作样、谈吐深远,只是为了骗小姑娘。


小姑娘看着他的眼睛是闪闪发光的,她以为即便没有书本,没有学校,这个“上流社会”的良人也能牵着自己坐进精神世界的雅座——什么拍卖名画,什么高档餐厅听live,其实都是些虚幻的皮毛。


小女孩儿后来自己去了牛津,那个时候,她的人生,才是真正打开的。


捷径乱花迷人眼,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凶险,走不好的实在是大有人在。只有自我挖掘、自我提升,是足够平实、强大、沉稳,富有定力的事。


我私信里有太多女孩儿被爱不被爱的小心思,隔桌的隔壁班的哪个学校的男孩子又不理我了,如何如何,真的很想告诉她们,这些都是漫长人生里「连灰尘都不算的存在」。


没有什么比考上很好的大学重要,你做到了,就意味着你可以去很好的地方,认识很多很好的人,去得到专属于你的人生。


女孩儿年轻的时候,真的不要被琐碎的情意绊倒,它们没那么重要,也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天地生来辽阔,是为了让我们尽情疾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