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硕士生活番外篇:跳级的抉择?! | 华文说

我的硕士生活番外篇:跳级的抉择?!

蔚蓝的天空

发布于 2016.05.20 · 字数 2883 · 阅读 1947 · 喜欢 101 · 评论 4

硕士生活即将过2/3,在还没结束这学期之前,想起了一些真实经历,但又不符合我想总结的第二学期,所以就写了这番外篇。我想,这时段,很多最后一年的local u本科生,都在想着3个类型的问题:第一类是不确定自己是否该继续升学还是工作?第二类是确定要升学了可是不知道是否要skip掉master去PhD?第三类是不知道去哪儿工作,家乡还是国外?

而这篇,将讲述关于第二类型的问题:确定要升学了可是不知道是否要skip掉master去PhD?还是扎稳脚步一步一步上?也就是你该跳级还是不跳级。(不好意思这里没讨论其他两个问题,但如果有时间会分享)

 

你想不想跳级取决于你能不能掌握好准时毕业的因素

选择跳级可能会节省时间。是的,可能会节省时间,因为你选择了跳级,当然就省下了读硕士的时间也希望能以3年/准时毕业,这也是许多优秀生被吸引的原因,在这讲究速度的世纪里,这是最实际的原因。但,这里强调的是:可能而已。并没有保证说能比稳扎稳打一步步从硕士到博士课程的学生来得节省时间。刚说到准时毕业,这里决定你准时毕业的因素(在本地的个案)有很多种,如下:

  1. 研究是否能如期做完:可能有些题目本身比较复杂或者实验比较花时间,也或许因为设施不够帮助你完成,也可能因为实验材料运输问题,也可能因为本身的时间管理问题等,这些都会影响你是否能如期做完研究。

  2. 毕业的资格:可能你的研究做到第三年了还没符合博士毕业生的程度,需要再加新的实验。或者是有些大专需要你发表研究成果(publish article)才能毕业,而你发表的成果必须发表在有知名度的刊物才可以毕业,比如ISI indexed journal。而往往这种等待成功发表的时间需要等上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不等,偶尔看运气,有些学生被拒绝过好几次,或者是刊物的编辑需要比较长的processing time。

  3. 大专本身制度的关系:比如在工大,如果你需要VIVA,需要提早3个月通知并且找好external examiner,也就是校外的讲师。这需要花时间。

  4. 人际关系:和导师(supervisor)的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等,这决定着你是否能有人在旅程中帮助你,并且给你很好的建议让你少走一些冤枉路,而本身懂得社交也是蛮重要的考量点,有些人总能在你危机的时候帮到你,这也是靠自己本身所修来的福气。

  5. 额外工作/活动:有些导师会要求学生帮忙做lab tutor或者批改学生的作业,管理实验室等这些额外并不属于研究的工作。又或者是你需要赚取一些生活费而做一些part time工作,比如教补习。也可能你参与后学士学生福利组织,需要花时间来举办活动。也或者是你有training需要出外学习等。这些都影响你能不能准时毕业。


以上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因素,这时可以评估自己适不适合和有没有能力选择跳级,如果你觉得能确定好所有的因素都会有利于你,那么选择跳级的确是很好的。刚才聊到了毕业的资格,这里分开并且深入地解释,跳级的学生,导师和主考官都会以博士的程度来衡量你,加上你没有硕士的根底,实际上来说会比拥有硕士资格的博士生来得辛苦,尤其是proposal defense的时候。我看过的案例大多因为没有太多实际的经验和实验技巧(因为在first degree时只有最后一年才有接触比较多的研究项目)加上又需要在短时间内增进自己的技巧等,面对的压力较大。这是跳级其中一个坏处。另一点值得考量的是,你的经济来源。通常大多数的奖学金都甚少拨款给跳级的博士生,比如最普遍的MyBrain15。但也还是有奖学金资助跳级的博士生,只是比较少。又或者是,你的导师有研究资金(Research fund/Grant),能资助你的生活费,研究资金的拨款是有期限的,如果期限即将结束,而你本身还没能做完实验并且毕业,这就会影响你的资金来源。不过如果你的生活费和学费可以靠你和家人所支付,那么这就不是一个考量的因素了。如果你觉得你能承担这些风险和压力,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这里建议的是去访问那些有经验的学长姐们,尤其是那些选择跳级的学长姐,在做决定之前问问他们的经历。

想要选择不跳级?也是有值得参考的因素。硕士的3大类我已在上一篇:我的硕士生活(壹)已经讲解了,好与坏也已分析,可以参考上篇。通常有资格但选择不跳级的硕士生,会想稳扎稳打地建立好本身的研究根底,趁着硕士的时间磨练自己的实力。在这里,可能你会怀疑说,硕士full research的课程是否能准时毕业也会取决于上述所讲解般的因素,但不同的是,导师和主考官都只会以硕士的程度衡量你,这也就没有了跳级的压力,因为程度不同。

本身的经验分享

我本身除了考量以上所讲述的,我也拿了实际例子做了比较,仅供参考,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例子如下:

学姐A是跳级的博士生:花了5年博士毕业,0年硕士+5.5年博士 =5.5 years

学长B没有选择跳级在硕士是读mix-mode的课程:1.5年硕士+3年博士=4.5 years。

学长C没有选择跳级在硕士是读full research的课程:2年硕士+3年博士=5 years

学长D没有选择跳级在硕士是读full research的课程但是硕士1年后convert成功去PhD:1+2或3年=3或4年博士毕业

学长A,B,C都是有着同样的背景和在同间大专读着同个博士课程并拥有同个导师+做类似的研究题目。除了本身的学习目的和个人因素,基本上其他的因素大约想同。学长D的是在硕士full research第一年非常努力,在重大的压力下去了一个conference和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通过审核并且成功转换成博士课程。这是比较折中的选择,半保险半冒险的选择,需要面对比一般不选择convert去博士课程的full research硕士生较大的压力,但是并没有跳级的压力那么大,毕竟如果没转换成功,就选择和学长C一样的管道就好。

访问那些学长后,我即使觉得本身具备能跳级的资格,但对于我来说,读书考试和做研究是两回事,你成绩好不代表研究好,也不代表你能掌握以上所讲述的毕业因素,加上实际的例子和导师们的分享,我选择了学长B的管道。即使学长B可能在研究的技巧和技术上没有比full research的硕士生较充裕的时间来磨练,但是我觉得硕士对我来说除了是技术上的磨练,更多的是一个缓冲和适应时期,适应着新的研究生活也夹带着有上课的日子,我可以确定我适不适合这一条路,毕竟如果我跳级了就没有回头路了,我需要给自己做一个后备计划。硕士对我来说更是一个跳板。既然是一个跳板,那么就没有必要像full research硕士生一样,做和博士生一样本质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学长B的管道。

以上纯属分享,有疑问可以留言,私底下认识我的可以找我聊,无任欢迎。^^

这篇文章所没有讲述的一点是就业前景,博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不只是做讲师这条道路,还有其他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你选择要不要跳级或要不要继续升学的要点。在大环境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情况下,了解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活在当下向往未来的最好方法。每个人能透过经验预告你一些,但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开创的,加油。 =)

 

 

 

蔚蓝的天空
发表了 3 篇文章 · 被 2 人关注 · 收获 339 喜欢

评论

登录 后发表评论


Lyn

1楼 · 8年前

哇 你终于更新了!!! 谢谢你的用心 :wink:

殊凝

2楼 · 8年前

哇!!! 谢谢你的分享 我之前都不知道能够跳级呢!!! 不过话说有些硕士课程的admission requirement好像是需要工作经验的啊

命中注定

3楼 · 8年前

啊~~~ 我在纠结着要不要踏上硕士的路程 ><''

颜信如

4楼 · 8年前

总算等到你的分享了!! 感恩 :oops: 如果是我, 我也是会跟你一样作出那样的选择喔! 成绩好不代表研究好, 就好像有知识未必会有常识, 呃, 我在说我自己的说 :shock: 你要加油喔! 期待你的硕士生活(二)!!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开创的! :mrgreen: